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复习重点及诀窍
齐 伯
针灸学是很多考生感到很头疼的一门学科,它的分值很大,一般60分以上,知识点特别多,不掌握一定的方法很难记住。下面我们根据历年真题为考生归纳出核心考点。
出题最多的是疾病治疗的主穴和配穴。其中中风、崩漏、胃痛、牙痛、眩晕、面瘫、感冒、呕吐、便秘等疾病考的最多。
这里关键的是抓住配穴方法。常用的配穴方法包括本经配穴、表里经配穴、同名经配穴、奇经八脉配穴等。临床上还有许多配穴方法,如五行生克配穴法,行间配复溜以行“滋水涵木”之功,太渊配太白以生“培土生金”之效;又如“开阖枢”相配调节经络的配穴方法,合谷配太冲(开四关)、内关配内庭调气和中等。
其次是穴位定位必考。除了会考直接定位,间接定位,在选穴配穴原则上也会涉及。因此这部分的分值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多的。需要掌握的腧穴有170多个,数量庞大,内容繁多。考生可以找一些歌诀来背诵,或对比记忆。如腕横纹上有哪些穴位。根据一些体表标志,归纳记忆印象最为深刻。这些标志词有:肘横纹、腘横纹、赤白肉际、肌腱、内踝、外踝、肚脐、手足末端、犊鼻、髌骨、关节、发际,等等。
再次,五腧穴也是常考的知识点。特别是五输穴的主病特点几乎每年都考。下面这几句经典语句必须记牢:“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合。”“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合治内腑”。
在临床应用上,井穴多用于急救(中风闭证用之),荥穴多用于治疗热证(胃火用内庭,肝火用行间,胆热用侠溪),输穴多用于治疗关节疼痛,经穴治疗作用不典型,合穴多用于治疗相关脏腑病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