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求职 > 职业资格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的命题趋势及应对策略

更新:2025-03-21 04:54:02    发布:齐伯      

 

众所周知,中医执业考试的难度在逐年加大,以前大学毕业随便看看书就能通过的想法已不现实。考试务必系统、全面的复习,才有可能通过考试。复习之前,一定要清楚考试出题的特点,以便有的放矢。近年来命题呈现出如下趋势:

一是临床专业科目分值更高,必须重点掌握,不能放弃。虽然试题越来越灵活和细节化,但仍属于大纲之内。更不能有临时抱佛脚考前划重点的心理去应付考试,针对记忆的知识点要实际分析和运用,考试才能综合应对。

二是中医临床科目病例题题干较长,读题需要花费较长时间,考生需要提升读题速度和抓关键词的能力,以此应对越来越临床化考试要求。 

三是笔试考试题目的考察都有一定深度,考生不能只懂症状体征、治疗方法,还要理解背后机制以及能够区分两者的不同。在难度上,中医基础科目相对比较简单,西医科目难度较大。中医临床科目考试时间比较紧张,中医内科学、针灸学试题偏难,中医外、妇、儿试题适中,整体病例题偏多,题干依旧很长且考察的较灵活,更加符合国家对临床型人才的考察标准。

四是考试越来越向“应用类”人才靠拢。从近年的试题分析,40%是理解类题目,有25%是简单应用类试题,6%是综合应用类试题

针对上述命题特点,我们不妨采取如下对策:

对策一:中医基础科目考前一定要多背多练,对考试帮助很大。特别是中医经典题目比较隐晦,考前不复习基本看不懂,

对策二: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相结合。掌握基础内容后,要重点复习低难度系统的错题,高难度系统注意多做横向鉴别记忆。

对策三:备考中做到复习与做题相结合。基础阶段主要学习基础课程,夯实基础后期才能拔高,同时刷题也不能落下。复习到最后时(冲刺强化阶段),当知识点系统化后,我们就可以开始题海战术,但是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训练自己的考场思维,做完后及时整理和分析题目,充分透彻理解题目,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标签: 中医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