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志愿 > 选学校专业

医疗行业面临降薪潮,但仍有很多人愿意坚守

更新:2025-01-19 12:33:23    发布:高招      

 

这两年上热搜最火,无疑是医疗行业的大幅降薪或医院的破产了。据前不久的报道,北京某仁医院多名医生透露,该院的绩效奖金和夜班费分别降了50%,如急诊夜班费从130元降至65元,普通夜班费从90元降至45元,一些医生原本每月1.5万元左右的绩效降至约7000元,总收入降至1万元左右。贵州某个大医院的内科医生晒出了一张工资单,数字看到后真是让人瞪眼掉下巴!八月份,科室里顶尖的业绩也不过3729块,而最低的连1620块都没到,大多数医生的月收入就在2000块上下徘徊。

根据医学界医米调研发布的 2024 年度《中国医院人力资源现状调研报告》,本年度有高达 57% 的医生收入下降,这一比例较去年提高了 7 个百分点。

实际上,当前许多医院的运营成本已经超过收入,全国43.87%的二级公立医院已经开始亏损。这背后涉及到了医保控费和财政拨款不到位等复杂因素。首先,国家为了控制医保基金不被快速消耗,推出了一系列的控费政策,限制了医院的收入增长。特别是药品零加成政策,虽然在推动医疗药品价格透明和公平方面有积极影响,但也让原本依赖药品补贴运营的医院雪上加霜。本来从药品中获得的利润就少了,现在一分钱加成都没有,医院收紧了腰带,手都发抖了。

地区经济水平,不同等级的医院、科室和职级的医生收入均呈现较大差异。但受访的医生都觉得,现在的薪酬体系与医生的实际付出并不匹配,临床医生前期的培养成本很大,成为医生后又有极大的工作量。

从教育成本来看,要想进入较理想的医疗机构,临床医生需要经历五年本科培养、三年硕士培养,如果想要进入条件较好的地区或医院,博士学历必不可少,学习动辄超过10年。而与其他职业不同的是,医学生毕业后想上岗成为正式医师,还需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俗称“规培”。按照规定,“5+3”为主要模式,即完成5年医学类专业本科教育的毕业生,在培训基地接受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不过,尽管面临着降薪,收入不符合预期、工作负荷较重的情况,近半数受访者对于医生职业还是持积极态度。并且职称越高,满意度也相对较高,最高的正高与初级职称医生满意度比例相差近一倍。

更多的受访者表示,并非自己满意当下的职业现状,只是医疗这个行当学习、工作了很多年,离开这个行业觉得很可惜,也无所适从,缺乏选择之下只能选择委屈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