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的几个风险,明白的越早越好!
齐 伯
最近,我搞了一项500人的职业取向问卷调查。
被问卷的主要是广州各高校今年录取的新生。既有公办的,也有民办的。如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广东警官学院、广东金融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南方学院、广州华商学院、广州理工学院等等。
涉及的职业按大类分,包括公务员、企业管理、工学专业技术、农林牧业生产、商业金融服务、教育工作、医疗卫生、自由职业等八大项。
其中47%的同学都把公务员作为了第一求职目标。其次占比比较高的是教育工作和医疗卫生,分别为14%和12%。
问及这些学生为何钟情于这些行业?大多数的回答,都是这些职业稳定、体面、福利好。特别是公务员,都是很多家长鼓励孩子报考的,有不少学生一进大学就开始打听如何如何准备考公务员了。
有明确的职业理想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只盯住某一个职业,并且将其作为奋斗的唯一目标,这个风险就很大了,也是很可悲的。做过投资的都懂得,不能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选择职业也是这样。
那么,考公的风险在哪里呢?
首先,我们应当明白,公务员是吃财政饭的,我国财政不可能一直供养一支庞大的公务员队伍。今后公务员的编制会越来越紧,很多岗位都在整合精简,也就是说缩编是大势所趋。现在很多地方是有人退休才有编制招人,有些岗位可能是连续几年都不会招人。所以,每年的公务员考试都是僧多粥少,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现在都流行着说,“宇宙的尽头是编制”,这个编制确实太难了。这是风险之一。
其次,公务员考试是有年龄限制的,最多也只能考到35岁,这个不同于古代的科举考试,可以一直考到死,像范进那样可以老来中举。来一次不行,再来一次、两次,还可以说得过去。如果五次、六次,……甚至十次,年年都考,那个要花费多少钱财和精力!等到考成大男剩女的时候,不疯才怪!想想前不久死在出租屋的那位女考生,还令人嘘唏不已。这是风险之二。
再次,如果将考公务员作为唯一的求职目标,就难免在学习中忽略其他的科目,忽视其他能力的培养。本来士农工商是每个社会都必须的,真实的社会图景是各行各业都有发展。能安身立命、成名成家的职业也各有不同。说不定考公不是你所长,可能其他职业你会更有施展才华的机会。通往罗马的路千万条,可你非得只走一条,而且走的还是布满荆棘的羊肠小道,你说可悲不可悲!这是风险之三。
执着是一种精神,但不适合的执着可能是一场灾难,愿所有的考公人都适时而行,适可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