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高频考点精华浓缩(二十一)
齐 伯
(接上篇)
154.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原因: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决定性因素;②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关键;③全民族抗战是重要法宝;④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人民、国际组织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分不开。
意义:是中华民族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为中华民族由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确立了历史转折点。具体说:①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②促进了民族大团结,形成了伟大的抗日精神;③对世界各国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使中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④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155.重庆谈判
1945年8月28日,为争取和平民主,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赴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10月10日,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
156.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
在重庆举行,出席会议的有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和无党派人士的代表。会议达成了包括政府组织、国民大会、和平建国纲领、宪法草案、军事问题等五项协议。
协议较多地吸收了中间人士的意见,虽然不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但它有利于冲破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和实行民主政治,有利于和平建国,因而在相当程度上是有利于人民的。
157.维护和破坏政协协议的较量
中国共产党准备严格履行政协协议,在党内指示,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目前已由武装斗争转变为非武装的群众的与会议的斗争,国内问题由政治方式来解决。但同时指出要提高警惕,做好自卫战争的准备,即在解放区做好练兵、减租与生产三件中心工作。
国民党统治集团从来没有准备去履行政协协议,其方针是先接收关内,控制华东、华北,进而进兵关外,以便独占东北。
158.全面内战和解放区的自卫战争
(1)内战爆发: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以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挑起了全面性的内战。国民党在兵力、装备、控制的人口和地区等方面都占据优势,且得到了美国的援助。
(2)胜败分析:中国共产党坚决认定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蒋介石。这是因为蒋介石发动的战争,是一个在美帝国主义指挥下的反对中国民族独立和中国人民解放的反革命的战争。国民党的优势和美国的援助只是临时的因素;而民心的向背,则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人民解放军的战争具有爱国的正义的革命性质,必然要获得全国人民的拥护。这是战胜蒋介石的政治基础。
(3)对策:政治军事双管齐下,政治上建立在党领导下的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军事上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都被解放军打退。1947年6月解放军开始局部反攻,从根本上粉碎了国民党速战速决的计划。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