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学院
学校始建于1910年,前身是直隶第四初级师范学堂,2002年更名为邢台学院,升格为全日制本科院校。目前,学校占地面积706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2.1亿元,图书总数168.3万册。现有56个本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重点发展学科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科普基地3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2个。全日制在校生17846人,近五年学生参加各类活动和竞赛,获省级以上奖励949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65项。
师资队伍建设持续加强。全校现有教职工近1200人。近五年,获评河北省师德标兵、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省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省“三三三”人才称号等22人;引进外国院士、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突贡中青年专家、天山学者等14人;河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接近50%。
建设发展成果显著。学校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纯德实学”校训精神,着力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形成了师范教育和应用发展两大教育体系。2014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后,2016年被省学位委员会确定为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2019年以来,先后获批河北省第二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试点学校;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邢窑白瓷)建设单位;工信部“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建设单位;河北省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学校;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试点单位;被列入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重点支持学校。今年5月,中国大学排行榜官网正式发布本年度中国大学评级结果,在河北省大学评级中,我校在同类学校中排名第三。
科学研究频获突破。学校现有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研究基地等科研平台9个;省级科普基地3个;省级外国院士工作站1个,挪威籍在站院士白勇荣获2022年河北省燕赵友谊奖。五年来,教师共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75项;出版专著166部;获授权专利83项,其中发明专利20项;教师省级及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科技人才选派305人;获省市科研成果奖励179项。
文化育人特色鲜明。学校积极实施“文化育人工程”,重点打造“一河、一窑、一址、一历史生态文化校园”项目。依托四师旧址建设了省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育基地。建成了“邢窑白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北方古陶瓷研究中心、郭守敬研究中心、河北省太行山文化研究基地、历史文化学院、影视产业学院等平台,挖潜邢襄历史底蕴,打造区域文化研究和文化产业发展高地,推动文化传承创新。
服务邢台实效凸显。以“三联盟”“三对接”为抓手,构建了“U-G-S”三位一体教师教育共同体,与包括新疆若羌、雄安新区在内的共20个县市区开展教育实践合作,建设实习点326个;共建了100余个校外实验实训基地,共建双创基地37个;国家省部级科研奖励项目8项,横向项目174项;26项研究成果获省市领导肯定,在支持我市产业发展中充分发挥了积极作用。
目前,学校13.2万㎡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园区建设已投入使用,将打造其成为邢台市高层次人才聚集地、数字经济及文创产业的高端创新基地。